江汉油田采气一厂党委围绕“红星品牌”建设,创新开展“三堂课”培训体系,提升党员专业能力;制定“三清单”压实党建责任,推行党员积分管理和评星夺旗机制,激发内生动力;组建党员突击队、开展支部共建,发挥典型带动作用,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任务深度融合。
党员能力明显提升,多岗位技能全方面覆盖;重点项目高效推进,工艺优化成效明显;安全环保持续向好,生产保障有力有序;组织凝聚力增强,典型示范作用凸显;日增气量大幅度的提高,经济效益与品牌影响力实现双丰收。
江汉油田采气一厂党委紧扣中心工作,聚焦“急难险重新”任务,立足各党支部的专业属性和工作职责,通过能力建设、压实责任、典型带动等一系列举措,着力打造“红星品牌”,为推动红星区块规模增储上产注入强大动能。今年以来,红星区块1000亿立方米增储工程稳步推进,经过1年多建造的红星天然气净化站也在近日顺利投运,日处理天然气量稳定在60万立方米以上。
“只有党员能力提升了,才能更好地引领和推动‘红星品牌’建设,在红星区块增储上产中攻坚克难。”该厂副总经济师、组织人事部主任谢龙强在谈到党员能力建设时说道。为此,他们创新开展红星微课堂、红星大讲堂、红星竞技堂“三堂课”,聚焦基层一线的实际问题,实施点单式培训,为党员充电赋能。
2024年12月,采气三站党员朱伟主动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“红星竞技堂”的净化业务培训。凭借自身努力,他一举拿下脱硫、回收和司炉3个岗位任职资格。在兴隆净化站建设中,朱伟积极探索脱硫新工艺,先后参与编制《干法脱硫撬操作规程》《填料更换规程》《应急处置卡》,采用改变气流方向进气的新工艺和全新运行模式,实现了良好脱硫效果。他还充分的发挥在净化业务领域的专业优势,通过模拟操作、现场指导、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,帮助转岗员工提升业务技能水平,快速融入岗位工作。
此外,该厂还将党支部书记、支部委员培训纳入年度培训规划,通过专题辅导、演练教学、情景模拟等多种方式,全方位提升党支部书记的履职能力。“培训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能力,还让我明白了如何更好地发挥党支部的组织作用,带领大家把工作干得更出色。”技术中心党支部书记戴丹培训后深有感触。她组织党员成立“寻龙、降龙、护龙”三支队伍,开展地质导向、试采评价、工程工艺等技术比拼,将党建贯穿业务工作全链条,起到非常好的融合推动作用。技术中心工艺室凭借出色表现获评中国石化“青年文明号”,戴丹也获得了2024年度湖北省国资委“优秀党务工作者”称号。
责任落实到人,才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。该厂党委精心制定党支部责任落实清单、党支部重点任务清单、党支部量化考核清单“三清单”,明确党支部和党员在品牌创建中的职责,确保每一项任务都有人抓、有人管。
“我们将安全管理责任细分到每一名党员,让人人身上有担子、个个肩上有责任。这样一来,大家目标明确了,工作效率也极大的提升了。”该厂机关第二党支部安全基建党员责任区负责人汪建乔介绍道。他们针对分布复杂的天然气管线,实施分段挂包制管理,把每一段管线精准划分到人,压实巡检HSE责任。
在红星、兴隆两个重点区块项目建设中,党员朱江充分的发挥自身在净化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经验优势,全面参与编制红星、兴隆项目总体统筹方案,主持编写试车方案17项,申报生产准备材料170余项,为新净化站装置开车提供了有力支撑。在年度考核中,朱江因出色表现被评为A+,还被评为江汉油田劳动模范。
同时,该厂党委落实党员积分制度,将党员参与品牌创建情况纳入评价内容,从党性修养、作用发挥、奖惩项、否决项四个维度设置评价指标,并引入党员岗位业绩数据,全面评价党员作用发挥情况。他们还建立“新时代党员责任区”评星夺旗争先榜,开展季度评星、年度夺红旗活动,激励党员充分的发挥自身特长,把工作干得更好,营造人人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。
典型就是旗帜,典型就是力量。该厂党委通过开展“一支部一特色”创建活动,打造了一批积极向上、凝心聚力的优秀党支部。他们通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凝聚党组织向心力,推动“红星品牌”建设。
红星天然气净化站所处地势复杂,场地受限,交叉作业多。“我们专门选拔了10名党员组成净化站攻坚突击队,分为设备检修、工艺优化、安全监督3个小组,责任落实到人,对推动净化站调试整改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。”采气一站党支部书记徐向介绍,突击队成员带头开展现场安全排查,累计发现阀门内漏、操作不便等问题近百项,并全部完成整改。
采气一站党支部还开展了“保供先锋岗”评比,围绕“设备零故障、操作零失误”设定考核指标,党员带头开展防冻堵排查,完成全站25口生产井、老净化站、一站设备和管线保温层检修工作。同时,与产建中心、江汉油建、设备厂家等党支部联合开展“学雷锋作贡献”义务活动,清理红星净化站现场、维护设备,发现并解决现场遗留问题。近年来,该党支部多次获得油田“先进党支部”称号。